一、定期外观检查(每月 1 次,恶劣环境可增加频率)
模块本体检查
观察模块外壳是否完好,有无裂纹、鼓包、烧焦痕迹(尤其经历雷雨季后),若出现破损,需立即停机检查,避免内部元件暴露受潮或失效。
查看模块表面是否积灰、油污或凝露,可用干燥软布擦拭(断电状态下),防止粉尘导电影响绝缘性能。
接线与端子检查
检查模块输入端、输出端的接线是否牢固,有无松动、氧化、锈蚀(尤其铜质端子),若发现端子发黑或导线绝缘层破损,需用细砂纸打磨端子并重新紧固,必要时更换导线。
确认接地线连接可靠,接地端子无松动,接地线缆无断裂(接地是防雷模块泄放电流的关键,不可忽视)。
指示灯状态检查
对带状态指示的模块(如绿色正常、红色失效),观察指示灯是否与标称状态一致。若指示灯异常(如该亮不亮、误报),需结合仪器检测进一步判断。
二、性能参数检测(每半年至 1 年 1 次,多雷区建议每季度 1 次)
基础参数测量(需专业工具,如防雷元件测试仪)
压敏电阻模块:测量漏电流(正常应<10μA)和标称电压(偏差应≤±10%),若漏电流>50μA 或电压偏差超标,说明模块老化,需标记并计划更换。
气体放电管模块:测量直流击穿电压(与初始值偏差应≤±20%)和绝缘电阻(应≥10⁹Ω),若超出范围,判定为失效。
组合模块:分别检测各元件参数,任一参数不达标即需整体维护或更换。
浪涌计数记录(针对带计数功能的模块)
若模块有浪涌动作计数器,记录每次动作次数,当接近产品标称的 “最大动作次数”(如 20 次 / 10kA 雷电流)时,提前安排更换,避免超负载失效。